您现在的位置: 飓风 >> 飓风介绍 >> 正文

科学解释当能穿透一切的矛碰到一个阻挡一切

  • 来源:不详
  • 时间:2025/2/8 17:29:24
楚人有鬻矛与盾者,誉之曰:“吾盾之坚,物莫能陷也。”又誉其矛曰:“吾矛之利,于物无不陷也。”或曰:“以子之矛,陷子之盾,何如?”其人弗能应也。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,不可同世而立。这是《韩非子》中矛与盾的寓言故事,说的是不可能同时存在无坚不摧的矛和阻挡一切的盾。纵观历史,哲学几乎是所有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思想和方法的前提,并且很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这样。每当你强迫自己去思考现实的另一面时,宇宙中就会有一些虚无的概念。有些似乎含糊不清和明显自相矛盾的说法,但它们的潜在意义只有通过仔细审查才能揭示。而这些悖论的目的就是抓住人们的注意力,通过反直觉的思维激发新的思想。无法阻挡力量悖论我们熟悉的矛与盾悖论可以理解为“无法阻挡力量悖论”,被称为“全能悖论”,这是一个最常被引用的著名悖论。有一个我们熟悉的说法,就是上帝不可能是万能的,因为如果上帝是万能的,那么能创造一个无法举起的石头吗?这个悖论敢于挑战卓越,它的核心思想是“当一种无法阻挡的力量遇到一个无法移动的物体时会发生什么?”而我们文章开头提的矛与盾的故事可以说是这个悖论的根源,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。当这个问题在你的脑海中萦绕(如果你真的准备好给这个悖论一些想法的话),你将会陷入一个十分困惑的境地。这个悖论确实比宇宙更大,符合物理定律,但并不那么有创意。不要再用各种哲学上的重新定义来戏弄你了。悖论的科学分析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悖论的两个“主角”——不可阻挡的力量和不可移动的物体。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似乎是一种专横的力量,肯定比地震和飓风(它们改变了我们这个巨大星球的地质结构)更强大。不管它所经过的物体是什么,力的能量在传递给这个物体的过程中不会有任何程度的衰减。因此,一个不可阻挡的力量,为了变得不可阻挡,需要拥有无限的能量。另一方面,一个不动的物体是自然的非顺从实体,它不受任何力的影响,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理想的吸能体和理想的非透射体。至少可以说,一想到他们俩要见面,就会感到不安。谁会赢?自然会选择立场吗?悖论的解决方案其实,任何力量都是不可阻挡的,力所携带的能量只是传递到另一个物体上。即使一个力在技术上不能“移动”一个物体,它也肯定会提高物体的温度。虽然这是物理现实,但显然不符合这个问题的精神。这个问题需要我们绞尽脑汁来克服这个悖论。我们先考虑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。为了让这样的力量存在,让它可以移动任何东西,前文已经提到它需要无限的能量。现在,考虑一个固定的物体。唯一能使它不动的性质是一个无限大的质量,为了使它具有无限大的惯性(惯性是一个有质量的物理物体对其速度任何变化的阻力)。不管你用了多少能量,你不可能克服无限质量的惯性。也许你认为我们这个不可移动的物体会自行坍缩,形成有史以来最大的黑洞。它不会。要创造一个黑洞,它需要压缩成一个极小的体积,这与“不动”的概念相反。如果把这两个结合起来,会发生什么?绝对不可能。如前所述,一个力要想势不可挡,唯一的方法就是拥有无限的能量。同样地,一个物体要想不动,唯一的方法就是需要无穷大的质量。看一下物理定律,你就知道质量和能量是相同的东西,只是形式不同,它们是可以互换,可以把质量看作是凝聚的能量。如果存在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,它将需要这个宇宙的所有能量,包括来自辐射以及整个宇宙的质量。这就不会给你留下任何东西来组装一个不可移动的物体。同样地,如果你从一个不可移动的物体开始,它会包含这个宇宙的所有质量,包括所有的辐射能量,在它转化为质量后,没有留下任何东西来构成不可阻挡的力量。因此,很明显,这样一个物体和这样一个力不可能同时存在。就像《韩非子》中提到的。结论这种哲学悖论非常古老,但哲学家们仍然在反思这个宇宙的真理。用科学可以巧妙回答这个问题,你可以认为不可阻挡的力量和不可移动的物体是相似的。事实上,宇宙有一个不可阻挡的力量就不可能同时存在一个不可移动的物体,因为它将不再是不可阻挡。古人的智慧总是这么超前,对吧!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gpwzh.com/mbszmy/17481.html

Copyright © 2012-2020 飓风版权所有

现在时间: